强度等级 | 水灰比W/C | 配合比/(kg·m−3) | 砂率/(%) | 坍落度/mm | ||||
水泥 | 中砂 | 石子 | 水 | 减水剂 | ||||
C40 | 0.43 | 418 | 586 | 1191 | 180 | 2.10 | 33.0 | 68 |
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
本文全文图片
-
巴西劈裂实验示意图
-
混凝土圆柱体试样
-
玄武岩的岩相显微图像(Srp-辉石,Mon-斜长石,Qik-气孔)
-
CY-MU1000C-L多模工业微波加热系统
-
LYL-17LB传统加热炉加热系统
-
劈裂抗拉强度测试系统
-
不同加热条件下试样表面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关系
-
不同加热条件下混凝土的加热效果
-
5 kW微波功率下300 ℃时裂纹发展情况
-
峰值荷载下混凝土的劈裂破坏形态
-
劈裂抗拉强度值和强度损失百分比与温度的关系
-
不同加热条件下温度和总能量输入的关系
-
不同加热条件下能量的转换效率
-
微波加热前混凝土微观结构
-
微波加热至200 ℃时混凝土微观结构
-
微波加热至400 ℃时混凝土微观结构
-
加热前和加热至200 ℃混凝土细观结构
-
微波加热至400 ℃混凝土细观结构
相关文章
-
2022, 39(5): 119-132. 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21.02.0149
-
2018, 35(7): 139-149. 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7.03.0209
-
2013, 30(增刊): 325-328. 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2.04.S096
-
2012, 29(增刊Ⅱ): 216-220. 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1.11.S051
-
2010, 27(11): 88-093.
-
2010, 27(增刊Ⅱ): 88-095.
-
2003, 20(3): 155-160.
-
1984, 1(1): 34-5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