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大学土木系研究生制度

李著璟

李著璟. 美国大学土木系研究生制度[J]. 工程力学, 1994, 11(4): 142-144,.
引用本文: 李著璟. 美国大学土木系研究生制度[J]. 工程力学, 1994, 11(4): 142-144,.

美国大学土木系研究生制度

  • 摘要: 美国各大学的研究生学位设置并无全国统一的制度,而是由各大学根据社会需要及自身条件来设置。一般说来,土木系学生在本科毕业即可获得BS学位(Bachelor of Science,即科学学士学位),如果具备条件,可以继续进修的研究生学位有两大等级,即Master(硕士)学位及Doctor(博士)学位。
  • 期刊类型引用(14)

    1. 贾磊,韦俊,卢俊龙,张瑞豪,吴义. 含斜柱RC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计算分析. 江苏建筑. 2024(03): 32-38 . 百度学术
    2. 马艳,马肖彤,杨军,陆华,拓明阳,张瑞豪. 地铁上盖斜柱转换大跨度RC框架结构抗震能力分析. 建筑科学. 2024(05): 186-194 . 百度学术
    3. 徐龙河,鞠子薇,江浩. 自复位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评估与损伤演化分析. 工程力学. 2024(07): 68-77 . 本站查看
    4. 徐龙河,黄楚城,谢行思. 自复位支撑钢框架摩擦装配式节点性能研究. 振动工程学报. 2024(07): 1239-1249 . 百度学术
    5. 徐龙河,敬祺轲,谢行思. 主余震下自复位支撑RC框架结构性能研究. 工程力学. 2023(05): 117-124 . 本站查看
    6. 贺旭. 框架结构局部房间隔震技术研究与应用. 施工技术(中英文). 2023(09): 38-43+107 . 百度学术
    7. 刘汉赋,陆晨,胡晓斌. 框架—自复位墙结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的简化方法. 工程力学. 2022(01): 100-107+117 . 本站查看
    8. 王德斌,白海峰,付兴,倪龙飞. 一种新型扭转金属阻尼器及其减震性能分析. 东南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. 2022(01): 74-82 . 百度学术
    9. 胡进军,刘巴黎,谢礼立. 类旗帜型滞回模型体系的近断层等损伤位移谱. 工程力学. 2022(06): 169-180+190 . 本站查看
    10. 徐龙河,刘媛媛,谢行思. 地震-风耦合作用下钢框架-自复位支撑筒结构性能研究. 工程力学. 2022(11): 186-195 . 本站查看
    11. 胡淑军,顾琦,姜国青,熊进刚. 一种新型自复位SMA支撑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. 工程力学. 2021(01): 109-118+142 . 本站查看
    12. 马腾飞,张雯雯. 基于多弹簧模型的自复位耗能桥墩抗震性能研究. 四川水泥. 2021(05): 331-332 . 百度学术
    13. 丁蕊,吴越,汪宇翔. 自复位抗震装置的研究与展望. 中国高新科技. 2021(08): 116-117 . 百度学术
    14. 陈笑宇,王东升,付建宇,国巍. 近断层地震动脉冲特性研究综述. 工程力学. 2021(08): 1-14+54 . 本站查看

    其他类型引用(21)

计量
  • 文章访问数:  507
  • HTML全文浏览量:  5
  • PDF下载量:  296
  • 被引次数: 35
出版历程
  • 收稿日期:  1993-04-30
  • 修回日期:  1899-12-31
  • 刊出日期:  1994-10-14

目录

    /

    返回文章
   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