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白亮, 张淼, 杨磊, 胡帅, 包正福.
型钢高延性水泥基材料粘结性能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
. 工程力学,
2021, 38(3): 98-111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20.04.0265
|
[2] |
陆钰佳, 陈素文, 张洋.
中高应变率和不同温度下离子型中间膜的拉伸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
. 工程力学,
2021, 38(2): 101-109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20.04.0204
|
[3] |
范凌云, 高婧, 李锦峰, 周海俊, 徐恭义.
CFRP环带拉索静力拉伸试验及数值模拟
. 工程力学,
2020, 37(): 1-8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20.07.0447
|
[4] |
郑文忠, 敖日格乐, 王英, 黄文宣.
碱矿渣陶粒混凝土砌块砌体受压本构关系
. 工程力学,
2020, 37(10): 218-227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9.12.0739
|
[5] |
黄晓莹, 陶俊林.
三种建筑钢筋材料高应变率下拉伸力学性能研究
. 工程力学,
2016, 33(7): 184-189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4.12.1064
|
[6] |
李响, 谢剑, 吴洪海.
超低温环境下混凝土本构关系试验研究
. 工程力学,
2014, 31(增刊): 195-200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3.04.S008
|
[7] |
王明年, 童建军, 周国军.
海底隧道锈蚀工字钢与喷射混凝土的粘结滑移试验研究
. 工程力学,
2013, 30(4): 310-315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1.12.0875
|
[8] |
蒋德稳, 邱洪兴.
重复荷载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本构关系
. 工程力学,
2012, 29(5): 93-100.
|
[9] |
张敏思, 王述红, 杨 勇.
节理岩体本构模型数值模拟及其验证
. 工程力学,
2011, 28(5): 26-030.
|
[10] |
焦楚杰, 李 祯, 高 乐.
混凝土SHPB试验的数值模拟
. 工程力学,
2010, 27(增刊Ⅱ): 196-200.
|
[11] |
康希良, 程耀芳, 张 丽, 赵鸿铁.
钢管混凝土粘结-滑移本构关系理论分析
. 工程力学,
2009, 26(10): 74-078.
|
[12] |
李为民, 许金余.
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冲击力学行为及本构模型
. 工程力学,
2009, 26(1): 86-091.
|
[13] |
蔡 健, 孙 刚.
带约束拉杆L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的本构关系
. 工程力学,
2008, 25(10): 0-179.
|
[14] |
蔡 健, 龙跃凌.
带约束拉杆矩形钢管混凝土的本构关系
. 工程力学,
2008, 25(2): 0-143.
|
[15] |
郑健龙, 钱国平, 应荣华.
沥青混合料热粘弹性本构关系试验测定及其力学应用
. 工程力学,
2008, 25(1): 0-041.
|
[16] |
朱 珏, 胡时胜, 王礼立.
率相关混凝土类材料SHPB试验的若干问题
. 工程力学,
2007, 24(1): 0-087.
|
[17] |
蔡健, 何振强.
带约束拉杆方形钢管混凝土的本构关系
. 工程力学,
2006, 23(10): 145-150.
|
[18] |
傅剑平, 慕遂峰, 白绍良.
高应变状态下混凝土的非等应变幅重复受压性能试验研究
. 工程力学,
2006, 23(11): 145-152.
|
[19] |
金伟良, 袁伟斌, 干钢.
离心钢管混凝土的等效本构关系
. 工程力学,
2005, 22(2): 110-115.
|
[20] |
陈大年, 王焕然, 陈建平, 俞宇颍, 刘国庆.
高加载率SHPB试验分析原理的再研究
. 工程力学,
2005, 22(1): 82-87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