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陆钰佳, 陈素文, 张洋.
中高应变率和不同温度下离子型中间膜的拉伸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
. 工程力学,
2021, 38(2): 101-109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20.04.0204
|
[2] |
吴旭景, 王蒙军, 吴建飞, 李彬鸿, 郝宁, 高见头, 李宏, 张红丽.
SI和SOI工艺SRAM芯片电磁敏感度的温度效应
. 工程力学,
2021, (): -.
|
[3] |
周毅, 孙利民, 符振慧, 江震.
斜拉桥跨中竖向位移的温度灵敏度系数研究
. 工程力学,
2020, 37(6): 148-154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9.08.0437
|
[4] |
郑文智, 王浩, 沈惠军.
强震下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温度效应研究
. 工程力学,
2019, 36(4): 188-195,205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8.03.0108
|
[5] |
孙雅琼, 赵作周.
桥梁结构动应变监测的温度效应实时分离与动荷载识别
. 工程力学,
2019, 36(2): 186-194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7.12.0954
|
[6] |
陈力波, 王嘉嘉, 上官萍.
公路斜交梁桥地震易损性模型研究
. 工程力学,
2018, 35(1): 160-171,181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6.09.0674
|
[7] |
周毅, 孙利民, 谢谟文.
温度对斜拉桥跨中竖向位移的作用机理研究
. 工程力学,
2018, 35(8): 46-54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7.04.0272
|
[8] |
董旭, 邓振全, 李树忱, 谷守法, 张峰.
大跨波形钢腹板箱梁桥日照温度场及温差效应研究
. 工程力学,
2017, 34(9): 230-238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6.09.0727
|
[9] |
董满生, 鹿婧, 凌天清, 孙志彬, 李凌林.
考虑温度效应的沥青混合料参数模型
. 工程力学,
2016, 33(6): 180-185,193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4.11.0960
|
[10] |
李盛, 李宇峙, 刘朝晖.
刚柔复合式路面沥青层温度疲劳损伤及开裂研究
. 工程力学,
2013, 30(10): 122-127.
doi: 10.6052/j.issn.1000-4750.2012.06.0448
|
[11] |
张元海, 林丽霞.
一种考虑剪滞效应的斜支承连续箱梁挠曲扭转分析方法
. 工程力学,
2012, 29(2): 94-100.
|
[12] |
孙晓丹, 欧进萍.
基于小波包和概率主成份分析的损伤识别
. 工程力学,
2011, 28(2): 12-017.
|
[13] |
刘 纲, 邵毅敏, 黄宗明, 周晓君.
长期监测中结构温度效应分离的一种新方法
. 工程力学,
2010, 27(03): 55-061,.
|
[14] |
王国杰, 郑建岚.
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应力相关应变现场监测与分析
. 工程力学,
2009, 26(9): 61-066,.
|
[15] |
孙国晨, 关荣财, 姜英民, 牟春雷, 霍春雨, 徐丰.
钢-混凝土叠合梁横截面日照温度分布研究
. 工程力学,
2006, 23(11): 122-127,.
|
[16] |
谢肖礼, 赵国藩, 胡安妮, 邹存俊.
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中考虑温度效应的预抬高量二阶分析
. 工程力学,
2005, 22(4): 62-66.
|
[17] |
王荣辉, 周建春.
斜交多肋T梁桥空间计算的有限单元法
. 工程力学,
2003, 20(2): 163-167.
|
[18] |
赵平, 唐克东, 刘祚秋, 陈文义, 李树瑶.
大型多纵梁斜交渡槽结构受力特性
. 工程力学,
2001, 18(3): 125-130.
|
[19] |
赵雷, 彭俊生, 杜正国.
斜交箱形地道桥空间分析的板梁有限元法
. 工程力学,
1993, 10(3): 62-70.
|
[20] |
刘信声, 冯西桥.
考虑温度对材料性能影响时厚壁圆筒的安定分析
. 工程力学,
1991, 8(3): 36-44.
|